没有高标准就不会有“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2-07-20 09:45 来源: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王典根

让行动成为自觉,文明成为习惯!当期,安康“环境铁军”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除了谈论让文明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之外,广大市民也积极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活动中,这或许是全市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重视程度最高、人财物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活动了。

生态文化在于活动,生态文明在于活力;环保提标从头越,环保升级再出发。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工作是市委统筹全抓落实、市政府深思熟虑干实事作出的科学决策,更是政民互动、干群抱团的实践过程,如何做到双赢,绝对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抓手”“以落实为保障”这个根本。

落子破局,没有高标准就不会有“真”行动;跨越攀高,没有高要求就不会有“硬”支撑。当政府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污染防治攻坚“提神提标提速提效”,促全国文明城市“创先创优创新创新”;以创建文明城市可视可控可追可溯,促污染防治攻坚升档升级升位升位,把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工作的重心更多放在补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短板上,大家就会把彼此当成家里事,就能让环保提标升级效果赢得文明城市创建公众支持,文明城市创建和环保提标升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环保提标升级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都要依靠文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主战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民道德、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更呈现了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环境保护的文化积淀。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由内向外散发的教养,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风俗习惯,更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产物,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符合社会进步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个人品德修养、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具体沉淀,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源泉、气质休养、风骨灵魂、公序良俗,塑造着、提高着、体现着城市的高品位,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

安康创文意义之大,好处之多不言而喻。全国文明城市是真金白银的招牌,含“金”量、含“绿”量是显而易见的,这是装扮不出来的环境,更是装修不出来品质。“创文”不是“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红绿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大会场、说几句客套话”,就能蒙混过关,被动接受“文明”绑架。看得“天线”摸得着“地气”,就是让我们工作、居住、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争创安康想要的模样,争创发展要求的标样,争创文明实践的榜样,更加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悠悠乡愁、留得下绵绵乡情,实现创文为民、创文惠民、创文利民”的环保理念,做到“让人民更幸福、让城市更美丽、让社会更文明”的目标越来越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脚下有泥,心中有底。如何延续创文之美,使之变成常态或者日常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硬件补漏洞,软件补缺项,从思想上、内容上、行为上、休为上加强对广大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一套完备的长效机制作为新民风、新官风、新政风保障,从而使我们每个人把创文活动变成自觉的行为,守好慎独、慎微、慎言、慎行“防火墙”,撑好自尊、自省、自律、自强“保护伞”,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道德、信仰和名片。

文明城市创建是“亡羊补牢”,环保提标升级是“加压奋进”,这符合我们实事求是、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精神,更体现安康不甘落后、创先争优、弯道超车的斗志。自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工作以来,全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从上到下、从城到村、从面到点,曝光治理力度之大、会议安排频度之密、执法监管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公众蓝天获得感和环境幸福感显著提升,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梦想离每一个安康人越来越近。

总之,全市正在加速补齐“短板”,用更多的文明为老百姓的获得感“加码”,为全市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打出“组合拳”打好“主动仗”打赢升级”提供最大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