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噪音扰民说不!还“静”于民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端午假期噪声污染防治监管纪实

发布时间:2022-06-09 14:47 来源: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王典根

农历五月初五,“粽”情端午佳节。为迎接“六五”环境日,聚力护航“龙舟赛”和“高中考”,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抓住新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法》宣贯实施的有利契机,扎实推进安康中心城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和噪声污染专项执法整治暨“绿色护考”行动,全体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始终坚守一线,全面开启“执法检查不休息、昼夜巡查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放松、提标升级不打烊”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环保意识,有效排查了噪音污染隐患,促使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达到“检查一个、服务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还静于民“禁噪”不分昼夜

为守护第二十二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和高中考期间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全市上下通过“市区一体、部门联动、协调配合、静夜守护”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轮番开展了“循环式”“覆盖式”“巡回式”突击夜查行动,超前对噪声污染防治隐患较为集中、群众投诉较为频繁、领导交办问题较为突出的点位和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尤其对考场周围500米以内的在建工地和工业企业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责令多家噪声超标单位立即整改或限期停产,及时消除噪声污染隐患,对发现的违法施工、噪声扰民扰考问题和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违规审批备案夜间施工手续的单位做到经济处罚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公开曝光到位、通报批评到位,全力保障安康中心城区宾馆酒店、龙舟节文化园、学校、考场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助力“龙舟健儿”和“莘莘学子”在“静”中取胜。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行为,防治噪声污染扰民,维护群众环境权益,6月2日晚,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对安康中心城区40余家建筑工地落实“禁噪开展了暗查暗访,每到一处工地,首先对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宣传普及,详细查看了解安康中心城区建筑施工工地噪声污染专项执法整治暨“绿色护考”行动安排部署会议贯彻落实情况。当晚巡查发现高新区某住宅小区建筑工地执行夜间“禁噪令”不坚决,未办理夜间施工审批手续擅自在夜间进行地面浇筑混凝土作业,随即责成高新区生态环境局会同住建部门对该工地违规夜间施工行为进行立案调查。高新区生态环境局迅速调查核实,快查快办,依法对该项目施工单位处2万元罚款,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再次给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敲响了警钟。

为强化新法震慑效应,市生态环境局对该项目建筑工地违规夜间施工处理情况在全市通报批评,公开曝光,传导压力,并要求各分局和建筑施工企业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这也是新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首日和全市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和噪声污染专项执法整治暨“绿色护考”行动以来开出的第一张罚单。

联动管控,“降噪”不分你我

生态环境治理永远在路上。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发挥执法监管职能,上下联动,左右出击,明查与暗访结合、机动与联动并进、日访与夜查互补、常检与突检交叉,不断落实常态化督导巡查机制,多措并举严查各类噪音污染扰民行为,认真排查整治噪声环境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对游客、考生、群众的影响,推进安康中心城市声环境质量提标升级。

统筹治理噪声污染,全面打造舒适环境。为全面营造环境优美、空气优良、安宁康泰的生态环境,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提标升级。5月30日,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又联合召开会议,宣讲了新修订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宣读了《联合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和噪声污染专项执法整治暨“绿色护考”行动的通知》;市住建、城管、生态环境部门分别就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渣土车运输、噪声污染执法整治提出工作要求;陕西建工第十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快捷通渣土运输公司等5家企业负责人对如何落实“禁噪令”进行表态发言、签字背书、“军令状”

为彻底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气及噪声污染问题,切实化解广大大游客、考生和家长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从5月底开始,市治霾办抽调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局有关人员组成3个执法检查组,采用明察暗访和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县(市、区)对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情况持续开展全覆盖、全方位、全时段、全嵌入式执法检查,每天汇总检查情况,提出应急预警措施,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整治大气及噪声污染,还周边群众一份安宁。

5月31日开始,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办深入安康调研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对新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现场宣讲,传经送宝;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委文明办通过“生态环境大讲堂”、各类会议、各种活动、各级媒体、各式宣传资料解读新法,送法入企,进村入户;各县(市)区纷纷借助“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对新法集中宣传,全面普及。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4000余份、宣传物品5000余份,发送短信10000余条,签订承诺书30余份。

精准防控,“蔽噪”不分节假

这边在紧张地高考,那边则机声轰鸣,搅人心烦。这样的情形哪个考生也不想遇见,更是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禁噪”护考行动的庄严承诺。

端午小长假,在岗献浓情。该局执法人员没有外出旅游,没有回家团聚,没有观看赛事,始终把突出抓好施工工地噪声监管作为“绿色护考”行动的重中之重,在疫情期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在线监控平台、无人机航拍为“静音护考”进行精准赋能”,对重点监控工地作业状态进行远程监控,要求各建筑施工单位中高考期间合理安排工期,加强文明施工,严禁夜间施工,如发现施工作业噪声超标、夜间施工等情况,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处置,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屏蔽噪音,第一时间立案处置,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家长和考生保驾护航。

加强“高中考”期间执法巡查,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媒体记者全程参与巡查,联合市区12345便民服务中工作人员划分噪音投诉重点,通过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定岗盯守等管理控施,将执法力量向夜间倾斜、向县区下沉、向企业派驻,主动听取学校、企业、考生、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提高“静音护考”行动实效。还通过增派执法力量、驻点巡查督导等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各级环保投诉热线进入“战时状态”,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

绿色护考,一路同行。端午假期,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共出动25批次近百名执法队员,巡查点位23个;处理涉考投诉137余件次,及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