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得青山变金山

——汉滨区百万林特园撑起生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2 14:56 来源:安康日报 王拥 吴苏

寒冬腊月,呼啸的冷风穿过汉滨区境内的山脉,风声在一片窸嗦的落叶声中留下阵阵回响,连绵起伏的山峦沟壑中,上千种植被挨挨挤挤,填满了大地的每一寸缝隙。草木林果给山川镀上金黄棕绿的色调,展现出汉滨大地的无限生机。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汉滨林业局继续高举生态高质量发展大旗,延续党的方针路线,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红线”为基本准则,狠抓林业资源管理等工作,全区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着眼全区,万亩核桃实现了丰产丰收,各镇村种植的万亩油茶也已迎来了繁花满枝,5000亩低效林得到改造,建设完善了洪山、双龙等镇的油茶加工生产线;林下天麻种植10000亩,退耕还林实施8000亩,人工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人工造林和补植补造0.8万亩,累计完成投6亿元,实现林业产值43亿元……

这些林林总总的数据,转化到汉滨区山坡林地的沟沟坎坎上,就变成了满坡满眼的青枝绿叶,在爱绿、护绿、植绿、保绿的基础上,汉滨区林业局持续落实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和林产业发展,用“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为推动汉滨林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护好千倾林,青山多妩媚

大雪时节,凤凰山林场的护林员一大早便进入了深山,准备进行森林抚育作业,检查病树、清理积木,几个小时下来,护林员皆累的满身大汗,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工作早已成为常态。

汉滨区自然资源丰富,林业用地有418万亩,森林覆盖率70%,各种野生植物2000多种,野生植物2000多种、动物430余种,有国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湿地公园2处,是陕西省重点林业县区。实施天保工程后,汉滨区林业局在对天然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脆弱区的森林资源实行严格保护和监管,工作中发挥全区350名“天保护林员”和5584名“生态护林员”作用,认真抓好护林员岗位职责、管护范围、考勤管理、绩效考核,确保“一山一坡,一林一园”都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努力护好青山绿水,提升绿色总量;坚决管好青山绿水,保住绿色存量;全力守好青山绿水,减少绿色缩量;竭力用好青山绿水,激活绿色能量。

与此同时,汉滨区林业局根据中、省、市全面推进“林长制”的要求,自今年7月以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区、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全区林长制实施方案已经明确区级总林长、副总林长及各区域林长,依法推进区域内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工作。截止10月底,汉滨区建立区、镇(办)、村(社区)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预计到2025年底,全区林地总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森林蓄积达到920万立方米,湿地面积保有量12.075万亩。到2035年,实现汉滨山更青、天更蓝、水更净、景更美、林业产业更兴旺目标。

“林长制”的根本在于林长治,在写好协调推进护绿、爱绿、增绿、活绿大文章的同时,汉滨区林业局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推进,大力实施义务植树、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绿化造林;强化“一长两员”工作职能,严厉打击毁林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害防控,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

如今,站在汉滨区的群山之上,目之所及皆是林木葱茏,缥缈云雾间,栎树、松柏、杜鹃、白蜡树等植被生长茂盛,不少寄生植物、藤蔓植物交错其间,一个充满生物多样性的生态闭环在崇山峻岭间被完整构建。

还绿于山林,天蓝水更清

每年春回大地之际,都是汉滨区的干部群众最忙碌的季节,道路、公园、村庄、社区,到处都是植树造林的战场。

作为陕西省重点林业县区,汉滨区的地理面积大、地理形貌复杂多元,江河湖泊、山川丘陵,赋予了汉滨区优良的生态底色。然而上世纪以来,由于大力发展生产建设,汉滨区的森林面积出现过短暂的锐减,进入新时期后,复绿还绿成为政策导向,撂荒的田地,裸露的山坡,都必须重新披上绿装,让林草重新茂盛起来。从斑驳之绿到连绵之绿,汉滨区还绿复绿的进程在这些年的时光中从未中止。

下辖26个镇办的广大农村地区,成为汉滨区实施两轮退耕还林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汉滨区抢抓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机遇,聚焦聚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民生林业,推动生态建设转化为经济动能,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遵循。2014-2019年,汉滨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5.95万亩,将退耕还林建成了生态扶贫工程、生态富民工程和乡村振兴工程,为百万汉滨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而今,汉滨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巨大改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0.16万平方公里,年均优良天气达327天,汉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饮用水标准。安康湖环线周边区域实施了万亩绿化工程,避开耕地共绿化6000亩,城镇村庄、景区景点、产业园区、通道路网、农田林网,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的系统治理,让汉滨区的国土绿化面积成倍增长,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新格局。

因为林草面积的增大和水环境的改善,不少珍稀动物也相继在汉滨区境内的水域和森林安家落户,每年草长莺飞的时节,总能看到群群白鹭在江边嬉戏捕食;搁置在野外的红外摄像机,也经常能捕捉到长尾雉、麂子、黑熊等野生保护动物的身影,这些自然精灵的频频现身,折射出汉滨区持续加强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与成效。持之以恒的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最终让汉滨区做活水文章,扩大绿特征,打造出宜居宜业更宜游的生态新区。

融合新生态,产业唱大戏

从空中俯瞰,如今的汉滨区,早已成为一片绿色的汪洋。徜徉在这片绿波中,点缀其间的花果林园成为汉滨区林业局推进林产业由“增量”向“提质”转型发展的最佳佐证。

大雪纷飞的冬月,位于汉滨区洪山镇的油茶产业园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满枝茶花纯白芬芳,馥郁的香气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作为优质的木本油料,油茶具有营养高、受众广、易养护等特点,“十三五”期间,在汉滨区林业局产业中心主任罗发涛的大力推广下,该区的多个镇办,将油茶作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抓手,在蔬菜粮食不易生长的坡地大量栽种,迄今为止,全区已发展有10万亩油茶,带动村民致富成效十分突出。

除了核桃、油茶、拐枣,林下天麻、林下魔芋等产业也是汉滨区林业局“点山成金”,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所选准的特色林业。作为汉滨区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核桃在高峰时期的种植面积曾达到50万亩以上,这期间,由于低海拔地区的虫害问题,核桃屡屡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极大地挫伤了果农的发展信心,为重新刷亮核桃这块“金字招牌”,汉滨区林业局今年创新性地在每个园区组建了专业的技术服务队,全面开展以翻土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间作套种等技术服务,推动核桃园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在以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前提下,全区纳入试点统防统治的万亩核桃今年都明显增产,亩产量达到了干果100kg,亩均收入达到了1000元以上。

复合林业的经济效益在天麻和魔芋身上也得到了彰显,在大河、在叶坪、在沈坝、在洪山……在汉滨区的山林间,生长在林荫之下的天麻、魔芋等林下作物,不仅为生态环境增色,也为产业发展增值,林下经济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并逐渐向纵深发展。

汉滨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开坤说:“‘十四五’期间,我局将紧紧围绕推动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努力培育林业资源、严格保护林业生态系统为己任,通过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持续开发绿色优质林产品,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不断优化三产资源,在‘守青山、抱金山’的道路上,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结合林产业建设,深化其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健全‘林长制’等方面的延伸,让边边角角都绿起来、靓起来。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的林业生态政策,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综合发展,着力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相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