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关情况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八场)

发布时间:2020-12-03 10:29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网站

11月25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金东,陕西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龚国明,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安全质量部副总经理高戈,大唐宝鸡热电厂副总工程师孙东峰出席,介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八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金东先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龚国明先生,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安全质量部副总经理高戈女士,大唐宝鸡热电厂副总工程师孙东峰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金东副厅长介绍总体情况。

张金东: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今天发布的内容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殷切嘱托,突出秦岭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汾渭平原大气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别墅教训,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出台助推高质量发展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20条措施,严格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全力支持服务“六稳”“六保”。“十三五”以来,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蓝天保卫战实施三年来,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不断增加,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2019年,全省国考10市空气综合指数3.37,较2017年下降10.1%;PM2.5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6.1%。今年1-10月,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优良天数253.2天,同比增加19.5天;重污染天数5.1天,同比减少7天。

水环境质量方面,2019年,全省50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78%,消除劣Ⅴ类水质,提前达到“十三五”目标要求。今年1-10月,50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0%,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渭河干流水质改善明显,今年入黄潼关吊桥断面水质提升至II类;汉江、丹江、嘉陵江出境断面稳定保持II类,保障了南水北调水质安全;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

总量减排方面,2019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9.6%、10.5%、19.4%、14.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21%,氨氮、二氧化硫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提前达到“十三五”目标任务。全省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土壤、核与辐射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

二、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方面,全面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治霾措施。牵头推动汾渭平原大气治理联防联控,实现关中区域联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铁腕推进秋冬季治污降霾,全省累计拆改燃煤锅炉2.2万台3.1万蒸吨,关中地区完成散煤治理320余万户,并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累计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2.7万户,淘汰黄标车、高排放老旧车约33万辆。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超额并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任务。

碧水保卫战方面,以黄河流域为重点,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扎实推进汉江、丹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压茬开展渭河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渭河干流水质由2015年的轻度污染提升到优良,实现根本性好转。开展汉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安全。启动陕北重要河流水污染防治,排查黄河干流排污口1002个,消除26个城市黑臭水体,划定“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197个,划定率100%。

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防治成效综合评估实现107个县(区)全覆盖。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在13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中县(区)实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提前完成“十三五”重金属总量减排国考任务。累计完成农村环境整治村庄7174个,提前完成国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和“两山”基地创建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8个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重大政策文件,每年印发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工作方案。“十三五”以来,制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条例等9部地方法规,发布实施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地方标准15项。二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驻市(区)生态环境督察机构正式运行。空气、水环境补偿制度不断扩展,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及鉴定评估办法,开展损害赔偿18起。完成我省“三线一单”编制,年底可落地实施。在全国率先完成“二污普”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全覆盖。三是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全省目前建成运行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厂126座,日处理规模53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成运行县城以上生活垃圾处理场100座,处理率达到89.6%,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利用项目135个,总能力达到695.13万吨/年;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成217个覆盖所有县(区)的国控、省控空气质量监测站;在83条河流和4座湖库上布设184个国控、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建成1163个监测点位组成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含423条道路、1709个城市区域、74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覆盖关中各市区的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的39个问题,实现省委环保督察全覆盖,一批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围绕关中大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土壤污染防治、陕北油污泥处置等开展专项督察、执法和整治。与甘肃等省开展跨境流域风险防范联合执法、联防共治。三是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2019年,全省发生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6起,比2015年的58起下降58.6%。今年1-10月发生10起,较去年同期减少12起,同比下降54.5%。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动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李惠:

谢谢张厅长的介绍,下面请高戈副总经理介绍有关情况。

高戈:

新闻界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保工作的有关情况。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北方地区仅次于首都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是民航局重点建设的国际枢纽机场。2019年,保障航班34.5万架次,旅客4722万人次,货邮38万吨,客运量排名全国第7。

近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着力推进绿色机场规划落地,在环保体系建设、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升级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建立统一环保管理机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60余家驻场单位(部门)成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机场环境保护组织协调工作。通过统一管理,各项环保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绿色生态发展意识深入人心,区域环保投入大幅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坚决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求获得行业认可,严控燃油车辆准入,引入新能源车辆76辆,建设充电桩73座,岸电使用率超过95%;二是响应政府号召首批拆除燃煤锅炉,陆续拆除燃气锅炉,淘汰蒸汽供应系统,采用大唐电厂高温热水集中供热,电制冷加冰蓄冷集中供冷,使用空气能热水器和燃气灶具等环保设备产热;三是辖区所有餐饮企业(单位)按规定全部加装油烟净化装置,落实日常运行监管。水污染防治方面,对内严控源头,建立管控制度,控制场内污水源头,落实雨污分流、化粪池及隔油池定期清掏等措施;对外严控水质,机场投资2779万元实施污水排放提标改造,通过改造机场排放水质超过《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8),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固体废物防治方面,积极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投资建设垃圾分拣压缩站;落实危废管理制度,监督依法处理危废。

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在进行的三期扩建工程投资近470亿元,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项目审批过程中,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在项目可研阶段即开始介入,将该工程纳入全省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台账,安排专人负责、指导,优化环评审批程序。疫情期间,采取线下专家各自审核、线上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环评报告评审工作。2020年3月上旬召开线上评审会议,4月初我们就取得了批复文件,用时仅15个工作日,为我们后续开工建设促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重大项目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向各级领导和生态环境部门同志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同时我们将积极履行建设单位主体生态环境责任,切实落实各项环评措施要求,建设成为全国先进水平的绿色机场,给地方政府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惠:

谢谢高总的介绍,下面请孙东峰副总工程师介绍情况。

孙东峰:

新闻界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就大唐宝鸡热电厂基本情况、污染防治工作、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后企业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大唐宝鸡热电厂属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国有独资企业,承担宝鸡市约1260万平方的供热面积,属于重大民生保障类企业。我厂一直严守环保底线,严格达标排放,连续多年被宝鸡市人民政府授予环保工作先进企业。

我厂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适应国家环保要求,积极主动地实施环保设施达标改造,努力提升各项环保指标。2015、2016年分别对两台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较国家下达的超低改造计划提前4年完成任务,实现烟尘年消减195.6吨,二氧化硫年消减374.8吨,氮氧化物年消减911.3吨。两台机组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与主机同步设计、施工、投运,每周对在线监控设施进行标定,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同时,我们坚持定期对煤场喷淋、喷雾强化物料拉运管理,及时对施工开挖土方和裸露地表覆盖,确保不发生扬尘污染。针对危废管理,我们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建设规范的危险废物暂存库,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严格按照各级环保部门要求,依法依规转移危险废物。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要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和经济社会发展,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调研走访,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结合我厂重大民生保障类实际情况,将我厂纳入第一批“正面清单”监管,对企业精准、精细帮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特别是进入冬防期以后,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企业,了解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限产限热和保民生供暖矛盾的实际情况,在今年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将我厂纳入重点民生保障类企业,豁免企业应急期间限产措施;同时协调交通管理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制定重要保障物资行车路线,彻底解决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保民生供暖的突出矛盾。

为支持“六保”,服务“六稳”,今年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还协助我厂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支持无组织排放治理。同时,对我厂的新能源项目,各项环评审批全部纳入了陕西省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实现线上审批,审批进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审批程序也进一步简化,为我厂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正面清单”的实施让我厂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今后,我厂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李惠:

谢谢孙总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请提问。

国际在线记者: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近几年,我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请问,在深化结构调整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我们还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张金东: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我们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三年来,我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实现三连降,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西安、咸阳、延安、安康等城市的改善幅度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20名。

大气污染来自方方面面,重点包括:工业排放、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餐饮油烟和油漆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但由于历史的因素,我省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偏公路、用地结构点大面广等问题,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我们突出重点,持续深化四大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关中地区关闭压减“两高”产能138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7.5万千瓦;在累计整治2.7万户“散乱污”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对1.8万户开展“回头看”,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持动态清零;完成7个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对162台工业炉窑和109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治理。

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治理,今年关中地区完成改造81.4万户,占年度任务的108%;全省累计拆改燃煤锅炉5438台,实施燃气锅炉低氮改造5801台;今年31个燃煤集中供热站完成清洁化改造;大力建设风能等清洁能源,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1872万千瓦,占电力装机30.3%。

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持续推进“公转铁”,今年全省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9444万吨;累计淘汰柴油货车和老旧燃气车14.4万辆,占任务量的111%;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性监测6632台,完成治理2377台。

用地结构调整方面,建立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安装2360个在线监测系统和2348个视频监控系统;建立红黄绿牌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六个100%”控尘要求;对1194家物料堆场加强扬尘监管,强化秸秆禁烧工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3%。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做好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1月2日,刘国中书记主持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1月6日,省政府召开2020-2021年秋冬季铁腕治霾推进视频会,赵一德省长出席会议并部署工作。当前,我们将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一刻也不放松,一微克也不放弃,尽最大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一是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对标对表蓝天保卫战和秋冬季攻坚两大目标任务,紧抓PM2.5浓度下降、优良天数增加和重污染天数减少三大重点,聚焦燃煤、机动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环节,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公转铁”、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柴油货车淘汰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建立台账,查漏补缺,确保如期完成国家考核目标任务。

二是扎实开展攻坚执法帮扶行动。统筹调度全省执法督察力量,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为重点开展执法帮扶,对重点区域开展专项督导,对排放大户实行定点监管,做到有应急必出动,有违法必处理,有责任必追究。

三是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及时开展联防联控。细化减排清单,不搞一刀切,努力削峰降速。加大宣传力度,回应社会关切,为重污染天气应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是科学谋划“十四五”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十四运空气质量保障,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十四五”工作,推动多维度协同发力、协同治理、协同减排和协同管控,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李惠:

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生态环保督察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请问我省在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面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龚国明:2018年11月3日至12月3日,中央对我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了“回头看”,统筹安排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2019年5月13日反馈了意见。根据中央的反馈意见,我省共梳理出45个整改问题。截至今年10月底,45个问题有39个已完成整改,还有6个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问题整改。一是高位部署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后,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整改方案,成立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省级相关领导同志多次组织召开会议、作出批示、实地调研督导,推动整改工作持续有序开展。二是精准调度管理。建立台账管理、按月调度、督查督办、验收销号、舆论宣传、信息公开等整改推进机制。针对反馈问题逐项列出整改清单、确定责任单位、细化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三是狠抓整改落实。针对未完成问题,各相关牵头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症结,加快推进。省整改办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对接,有效破解整改中遇到的困难;对已完成的问题,及时验收销号备案,并组织复核;对未完成问题持续加大督办力度。四是坚持统筹推进。始终将督察整改作为提升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坚持把督察整改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保卫战等有机融合,秦岭及渭北“旱腰带”生态环境修复、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整改、陕北水污染治理、陕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取得实效。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力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识明显增强;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将督察整改作为解决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的重要抓手,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如西安皂河综合治理,安康、西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秦岭、渭北“旱腰带”采石矿山治理,榆林、韩城封闭煤仓建设等均取得明显成效;有序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修订出台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切实提升了生态环保领域工作作风,通过督察整改,“部门职责不清、环保单打独斗”“政策不落地、部署不落实”“整改走形式、检查走过程”“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等现象得到了扭转,各地各部门生态环保领域工作作风切实得到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6个未完成问题整改,主动向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公室汇报沟通,并精心报送信息、加强调度管理、做好验收销号,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任务。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陕西网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网记者。我们陕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张金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对污染严重的支流要下大力气推进治理。为此,我们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我省黄河流域32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65.6%,无劣Ⅴ类断面,提前达到“十三五”终期考核要求。今年1-10月,黄河流域国考断面Ⅰ~Ⅲ类比例为84.4%,同比改善21.9个百分点。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省委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重要内容,实施年度考核和水环境质量排名。出台全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实施意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实施《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并推进审议意见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化流域水污染补偿制度,将渭河补偿经验扩展至清涧河、北洛河流域。开展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形成初步成果。生态环境部将渭南、铜川两市纳入全国10个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市,组织开展陕西省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地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编制工作,现根据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意见修改完善。二是精准治理突出环境问题。聚焦清涧河、石川河等重点河流及水质不达标断面,主动帮扶地方政府“一河一策”实施不达标断面限期治理,夯实责任,精准整改。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建立问题台账,督导地方加快整改。去年,完成653个城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清理整顿工作。今年全面开展黄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截至目前,黄河干流共排查出6类1002个入河排污口,其中存在问题入河排污口105个。完成县级以上地表水型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排查整治环境问题637个。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设标立界等工作,各市均完成备用水源地的划定。开展乡镇“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与环境问题整治,完成黄河流域158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划定率100%。联合省住建厅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对西安、铜川、榆林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治理挂牌督战,确保长制久清。三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治污工程建设。会同省级部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管网建设,推行“厂-网-河”一体化和专业化运维。目前黄河流域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97个,日处理能力486万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2020年水污染防治资金4.08亿元,重点用于黄河流域污染治理,申报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共计173个,计划总投资144.9亿元。

受自然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我省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治,科学编制黄河流域保护规划,着力提升城镇水污染防治水平,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生态环境基础。

李惠:

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与会的各位记者。

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s11月25新闻发布会照片-主图.jpg


s张厅长-发布会.jpg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金东介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s龚主任-发布会.jpg

陕西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龚国明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