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总体要求,以生态创建为载体,按照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着重提升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典型示范,全力推行。汉阴县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契机,于2010年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采取“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于2011年在平梁镇新河村、双乳镇三同村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制定了《汉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自2012年开始,按照“镇村自愿、申报审批”的管理程序,全面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当年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2处。力争2015年前,完成全县各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村推进工作。
项目支撑,夯实基础。2009年至2012年,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430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107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225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3个,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池802个,配备清运车辆32辆、保洁板车1300辆、垃圾桶2700只,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覆盖全县14镇179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超过20万人。2012年组织实施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争取省环保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自筹资金336万元,其中 297万元用于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2处。
生态治理,标本兼治。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中,汉阴县采用无动力厌氧加人工湿地技术,以纯生态的处理方式,通过“植物疗法”建成“小型花园”,解决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最终达到“污水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效果。该县结合实际,把生态处理技术与农村改厕技术有机结合,实施项目捆绑,在移民安置点、居民聚集区规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深受群众欢迎。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汉阴县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并通过建立村级卫生保洁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户参与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镇村为主、财政奖补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考评激励机制,进一步督促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汉阴县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逐步走向正轨,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