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整治农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14-09-19 00:00 来源:

今年以来,平利县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要求,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打造“陕南经济强县,中国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单位包抓、突出重点、抓点示范、逐村规划、整管并重等措施,开展了11镇22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为此我县在全县农村范围内从五方面入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整治农村垃圾杂物。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清理农村房前屋后、院落内外、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等类垃积存生活垃圾,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做到屋内明亮舒畅、院内整齐清洁、村内干净卫生。清理街道杂物。清除街道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杂物。拆除农村道路两侧和村内乱搭乱建的各类违章建筑,清理、修整坍塌破房、危房,做到镇村主街道整洁通畅;清理田间地头。全面清理乡村河流、溪流、池塘、沟渠等河岸沟边堆积的垃圾,水面漂浮的垃圾,在人口集中区河道口设立严禁向河道倾倒垃圾杂物、畜禽粪便尸体的警示牌,做到“岸洁水清”。
二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强化古仙湖饮用水水源秋河、太平河流域治理,长安金石第二备用水源石牛河流域保护,杜绝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直排河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同时严格红线控制,新建畜禽养殖场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地,限期治理或关闭不符合养殖条件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依法划定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等区域;严格审批对农村环境有破坏或有影响的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清除露天粪坑、简易茅厕、棚栏猪圈,杜绝人蓄粪便污水随意排放,引导分散住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利用沼气池、三格式化粪池等方式处理污水;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将便于收集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确保污水有序达标排放。
三是完善农村环卫设施。以农村主干公路沿线、新型社区、人口聚集区为重点,根据村庄人口、垃圾产生量,配齐垃圾桶(箱)和封闭式垃圾转运箱,每试点村至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设置社会公益岗位配备镇村卫生保洁员、落实好相关经费。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内日常垃圾收集清运、公共场所日常清扫,做到日产日清,推广“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制度和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科学选址完成垃圾填埋点项目建设,实现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运,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统筹推进农村房、路、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改厨、改厕、改圈,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陕南移民搬迁项目,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全面消除危房,提高农村人居安全水平;继续建设农村通村(组、户)路、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人口聚集区联户硬化路户户通;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实现集中统一供水;配套支持农村厨房改造,结合退耕还林农村能源等项目,因户制宜支持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沼气灶、煤气等节能炉具、灶具,加快农户厨房改造升级;拆除家庭户外简易旱厕,改善入厕环境,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采用沼气池式厕所、三格式化粪池等多种形式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圈舍改造,配套建设户用沼气工程、封闭式小型“正大”模式,对产生的人畜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是提升农村靓化水平。调动全民“植绿”,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发动村民搞好宅前屋后、庭院内外,见空施绿,宜草种草、宜树植树,引导驻地企业开展绿化美化。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光照适宜、经久耐用”的要求,加快镇村主要街道路灯亮化工程建设,推广具有地域特色设计图案的LED和太阳能灯具。全面修缮维护已建好路灯等亮化设施,提升农村亮化水平。全面拆除农村废旧闲置的“空心房”,统一村内街道建筑色调;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因地制宜设计文化墙、文化标语等村庄文化,培育地方特色和人文之美,努力实现一村一景。同时充分运用电视、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农村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