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了,你们是大好人啊”,汉王镇兴塘村一组王仲来母亲激动的说。王仲来患有精神病,常常因精神病发作后打骂其母亲,致使其母亲不敢在家里住,只身一人在只有10平米的危房中居住,环保局精准扶贫工作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协调有关部门,将王仲来送到汉阴县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将其母亲安置到其亲戚家里。
汉王镇兴塘村是紫阳县环保局精准扶贫工作点,自驻村以来,该局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明思路、强措施,真帮实干抓扶贫,一项项具体实在帮扶措施让群众看的到、摸得着,感受到扶贫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高度重视,选好配强工作组
驻村干部选得好不好、配得强不强,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为此,县环保局按照县委要求,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选派了2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开展驻村帮扶。
因地制宜,定准精准扶贫方案
加快脱贫致富,好思路就是“敲门砖”。兴塘村位于汉王镇北部,现有贫困124户,433人。怎么扶贫?发展什么让群众脱贫?县环保局局长刘健骅亲自带队走村入户,看现状、听建议、找问题,根据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家庭收入等情况为贫困户建档立卡,邀请县扶贫局领导共同问症把脉,因地制宜选产业、定规划,开出扶贫药方,筑牢第一板墙。
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工作组把加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兴塘村安家河是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在暴雨季节,河水高涨,群众只好趟水过河,很不安全。该局多方奔走,争取便民桥项目一个,争取扶持资金4万元。目前便民桥建设正火热进行,预计11月初完工。“饮水难”问题一直是兴塘村人的一大心事。该局协调县水利局,投资140万元,涉及汉王镇西河、兴塘、五郎坪、汉城4个村、15OO余人的农村人饮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电压不足的时候,就连家里的打米机都成了摆设,完全用不上啊。”,兴塘村一、二组由于原有变压器供电半径不足,满足不了农村正常用电需求,村民家中大量的家用电器无法同时使用,低电压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该局积极协调县电力局增加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一台,有效解决了兴塘村两个村民组100余户村民低电压问题。
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要想带领贫困户脱贫,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根据群众的所需加快发展产业,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富帮穷的扶贫机制,让贫困户有事做,收入稳,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贫困。”工作组组长樊军说。养殖业是该村传统主导产业,怎样把这一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工作组将“扶贫”与“帮智”结合起来,筹集谋划。先后组织6名养殖业户到高滩镇、广城镇对养羊、养牛、林下养鸡产业进行参观学习。回村后,村民郭长庚将自己的林下养鸡规模由原来的300只扩大为3000只,并带动了该村部分村民开始发展林下养鸡产业项目。村民陈显源完成养牛养羊圈舍建设与放养场地的选址工作,已经陆续购买进种牛和种羊进行饲养。同时,该局争取资金5万元用于主导产业建设。
倾注真情,解忧消愁暖民心
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在工作中,工作组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村民陈守记、罗大连因在兴修竹沟堰过程中,施工队占用了其部分耕地,工程结束后,施工队既无恢复又未补偿,致使村民上访。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队讯速与汉王镇、县水利局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了村民补偿问题。工作组在入户调查中了解到兴塘村一组村民王仲来因精神病,发作后经常打骂其母亲,致使其母亲不敢在家里住,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将王仲来送到汉阴县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将其母亲安置到其亲戚家里。村民郭珍山的女儿外嫁至宝鸡凤县,户口已经迁出,但养老保险却迟迟转不到凤县,得知这一消息后,工作组主动上门,及时帮助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转移手续。教育是扶贫的根本出路,得知兴塘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后,该局协助他们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并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情况下筹资5000元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