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康市环境监测站编制完成并发布了《2011年度安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报告书称:安康市2011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362天;汉江水体质量总体良好平稳,出陕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功能区声环境状况除2类区昼间等效声级值较往年略有上升外,其它功能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值都有所下降。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达到一级标准,质量状况为好。2011年环境质量较往年稳中有升。
报告书利用市监测站2011年度开展的对城市环境空气、汉江水质、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地和城市声环境的常规监测所获取的五万多个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分析了安康中心城市江北、江南两个大气自动站365天24小时连续监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三项52560个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三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中优224天、良138天、轻度污染3天,优良天气较上年增加了4天;
汉江干流及支流共设置了8个监控断面,分别设在石泉电站大坝下、石泉城区高桥、汉滨区付家河入月河口、汉滨区七里沟上渡口、汉滨区老君观渡口、旬河入汉江口上游20m处、白河县前坡、白河县下卡子处,全年监测12次22个项目,共获得了2112个监测数据,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评价,汉江安康段及其支流所有监控断面地表水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稳定在Ⅰ-Ⅱ类水质标准内;
报告书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对中心城市马坡岭饮用水源地全年12次29个项目(其中9月监测109项)所监测的428个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范围,合格率为100%。
依照技术规范,2011年市监测站对城市功能区噪声、城市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分别进行了监测。其中:功能区噪声一季度监测一次昼、夜间噪声值,监测点位分别位于安师附小东侧、金州路口、阳光城西侧、新城北门口、汉江大桥南头,共获得600个监测数据。对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除1类区安师附小东侧夜间超标1.9分贝、2类区金州路口昼、夜间分别超标0.4分贝和3.0分贝外,其它监测点位均达标且较往年有所下降;道路交通噪声每两月监测一次,涉及城市交通干道13条,总长22995米。全年获得156个监测数据。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评价,当年平均车流量为1438辆/小时,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2.8分贝,较上年平均车流量每小时增加了280辆,噪声值下降1.2分贝,城市交通噪声继续保持在一级标准,质量状况为好;按照《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划分,城区噪声普查监测按噪声源分交通、工业、施工、生活和其它5类,网格监测点位200个(250米×250米)。城市区域网格环境噪声普查监测每年一次,全年获得200个监测数据,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评价,评价表明:我市城区目前主要噪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占总量60.0%;交通声源占总量18.5%;其它声源占总量12.5%;施工声源占总量6.5%;工业声源占总量2.5%。5类声源按所占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生活>交通>其它>施工>工业。年平均等效声级值54.4分贝,小于二级55.0分贝标准,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达到二级,质量状况为较好。
报告书认为:安康市中心城市优良的环境得益于安康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良好的气候气象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力抓生态建设和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限制;得益于全市“双创”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环保系统专项行动、“以奖促治”活动、各县区开展的生态创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这些都对安康中心城市环境空气、水质、噪声达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